人気ブログランキング | 話題のタグを見る

晴子^________^…………


by hanamichikaka
カレンダー
S M T W T F S
1 2
3 4 5 6 7 8 9
10 11 12 13 14 15 16
17 18 19 20 21 22 23
24 25 26 27 28 29 30
31

不要脸就都可以卖

吃软饭、打群架、混黑道、梦想在闹市砍人……这样的蛊惑仔形象能和“诗仙”李白画上等号吗?北京大学古代文学博士、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檀作文认为,李白是唐朝排名第一的蛊惑仔,并且他专门著书来阐述自己的观点,该书即将上市。


——撕裂“诗仙”,外置“蛊惑仔”
2007年07月30日 深圳商报

陆天明说檀作文学于丹,恐怕这是污辱于丹,因为人家并没有这么不要脸,把孔子或者庄子说成是老不正经或者花痴二百五。

李白的确是江湖经历丰富,但是你有本事叫陈小春和郑伊健去写写诗文看看,最多是唱唱《抱一抱》让人感觉惊讶之外,谁人能及李白的诗篇?

不是说守着一些陈年旧说不放思想保守,而是做人总要有一些底线,不能无耻到这样的地步。但是我们的社会现在已经习惯了三国的帅哥唱卡拉ok,那么再出个蛊惑仔李白又有何不可?


恶搞虽然有些不厚道,但也谈不上无耻的地步。既然,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形象,既然,一部“红楼梦”可以解读出经、易、缠绵、革命、淫等诸多含义,一个李白被理解成才气逼人的“蛊惑仔”又有什么不可以呢?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认知体系,每个解读者都有自己的研究视角,在宽松的价值观念体系下,解构一个李白也并非什么大不了的事。何时“李白”也成为了不可触碰的禁忌了?

当然,认同作者解构李白的做法是基于这样的一个事实:作者的该书是大众文化作品,而不是严谨的学术专著。美国传播艺术学教授费克斯在《理解大众文化》时,将媒体与大众创造大众文化的过程,描述为撕裂和外置——撕裂原有的形象,外置出新的流行符号。以此观点去看,在《大唐第一蛊惑仔李白实录》一书中,李白的形象就经历了这样的过程,首先是将其为人所共知的“诗仙”形象撕裂,然后以“蛊惑仔”的命名将其外置。


在撕裂与外置的处理下,李白不再是一个完美的诗人,而是一个散发着现实感的才子。这种解读和符号化,正是符合大众审美趣味的。显然,作为诗仙的李白是不具现实流行性的,为使其流行,使自己的作品流行,按大众文化加工的规律,对李白进行“浓妆艳抹”也就在所难免。

因此,在大众文化的视野中,檀博士的做法实在谈不上无耻,也谈不上聪明。他的重新装扮李白的创新,只是按照大众文化的规律办事而已。但如果檀博士将此视为个人的学术研究成果,或者其他人将此作视为学术研究作批判,那就有些混淆了。这种没有学术价值的撕裂和外置只是大众文化的生产方式,顶多算是文化的八卦,它绝不是学术的研究。

所以,对于李白的“蛊惑仔”化,根本不必在意。对于研究者来说,这种解读与学术无关,不必拿学术的帽子来套之、伐之;对于普通大众而言,这种解读只是一家之言,甚至可以理解为搞笑之作,喜欢就读读,不喜欢不去看便是。在大众文化的流行中,作者有创新的自由,读者也有选择的权利。至于,打着“蛊惑仔”旗号的李白是否受欢迎,还是让市场去判断吧。


——出处同上 作者李劭强

看吧,居然还有理论,当一切都被撕裂和外置之后,就只能剩下虚空。没有权威和敬畏感的社会,不过是涎着脸的无赖群组,想当初连鲁迅都已经被某个要红的家伙骂了一通,但事实证明那家伙擅长的不过也就是男体写作,于是总有一天伟大的研究家们是要把脏手伸向李白的,谁让他年轻的时候不检点来着?那么这样看来,下一个人还可以写写《中国蛊惑仔史》,建议参考文献《中国游侠史》。

明明有了专有的学术名词,一定要另外换一个,才能建立自己的学说,这就是学术界逼良为娼的地方,本来是这是一种无奈,可是现在已经有人觉得那是一种不错的职业,主动卸下脸皮来卖了。

这里面到底是符合大众审美趣味,还是刻意媚俗,值得商榷,不过是一些人先有气质地媚起来,富起来,让更多的人按捺不住了,于是最终连脱衣秀和钢管舞都上来了罢了。这样说起来,其实连大众都会觉得恶心吧?

记者说“在撕裂与外置的处理下,李白不再是一个完美的诗人”,语文没学好吧,李白从来都不是一个完美的人,中国诗人的两面性和矛盾心理在折磨自己的同时,也敲击着后世之人的心灵,李白正是美在这种不完美,但是把这种不完美却迸发生命之美的东西称为“蛊惑仔”,不免对不起这个博士学位吧?

不要把什么都美名为“只是按照大众文化的规律办事而已”,学术最主要的“独立之意志,自由之精神”是不可以就这样与大众恶俗同流合污的,然而这种东西出来之后,必然是广受欢迎,供那些不读书的人摇头摆尾的追捧,让人不敬想到当年陳寅恪先生写的《清華大學王觀堂先生紀念碑銘》:



海甯王靜安先生自沈後二年,清華研究院同仁咸懷思不能自已。其弟子受先生之陶冶煦育者有年,尤思有以永其念。僉曰,宜銘之貞瑉,以昭示於無竟。因以刻石之詞命寅恪,數辭不獲已,謹舉先生之志事,以普告天下後世。其詞曰:士之讀書治學,蓋將以脫心志於俗諦之桎梏,真理因得以發揚。思想而不自由,毋寧死耳。斯古今仁聖同殉之精義,夫豈庸鄙之敢望。先生以一死見其獨立自由之意志,非所論於一人之恩怨,一姓之興亡。嗚呼!樹茲石於講舍,系哀思而不忘。表哲人之奇節,訴真宰之茫茫。來世不可知者也,先生之著述,或有時而不彰。先生之學說,或有時而可商。惟此獨立之精神,自由之思想,曆千萬祀,與天壤而同久,共三光而永光。
  (《金明館叢稿二編》頁246,三聯書店2001年第壹版原載清華大學消夏週刊1929年第壹期)

而我只是在为那逝去的精神招魂。
by hanamichikaka | 2007-07-31 22:36